一、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定义与分类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指铁路干线或企业及矿山等非铁路干线使用的用于运送旅客、装运货物等的各种铁路车辆制造业、铁路车辆用零配件制造业及修理业的总称。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C371)包括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业(C3711)、工矿有轨专用车辆制造业(C3712)、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业(C3713)、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制造业(C3714)和其他铁路设备制造及设备修理制造业(C3719)。
二、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相关政策
铁路运输设备行业相关的监管法规政策及规划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规定》、《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实施意见》;《铁路“十一五”规划》、《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机车车辆设计生产维修进出口许可管理办法》、《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等。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发展制造业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要“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2)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掌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
(3)国务院针对铁路运输装备技术引进确定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原则,在制定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明确要求“以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为依托,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的核心技术,使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明确了到2020年“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5)《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交通运输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把高速轨道交通系统、高效运输技术装备列入了优先主题。明确指出要“重点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包括“重载列车、大马力机车、特种重型车辆、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型运载工具”,“形成系统成套技术”。
(6)《铁路“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主要目标要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运输安全持续稳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投资主体多元化。
上述政策的制定为铁路与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持。
(二)行业发展规划分析
根据《国家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铁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路网布局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经营效益和职工收入同步增长。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其中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左右。初步形成便捷、安全、红济、高效、绿色的铁路运输网络,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本建成快速铁路网,营业里程达4万公里以上,基本覆盖省会及50万人口以上城市,区域间时空距离大幅缩短,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和舒适。
——大能力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进一步优化完善,铁路器材,养路机具,线路配件,铁路机械煤炭运输能力达30亿吨以上,重点物资和跨区域货运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大幅提升铁路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加快构建与其他交通方式紧密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及综合物流中心,提高服务效率,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三、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长期以来,中国铁路运输面临运输瓶颈难题,目前的铁路客运以及货运均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客运高峰时期往往一票难求。另外,据统计,铁路货物运输仅能满足社会需求的35%左右。基于此,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地加大在铁路建设上的投资,进而拉动了相关运输设备的发展。铁路器材,养路机具,线路配件,铁路机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740家,实现销售收入3304亿元。
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四、中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一)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铁路运输设备行业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铝材、铜材、装饰材料、电机、变压器、变流器、控制柜、高低压电器、柴油机、车轮、车轴、齿轮传动装置、轴承、摇枕、侧架、制动梁、枕弹簧、缓冲器和车钩等。行业的供应商不甚集中,对单一供应商过度依赖的风险较小,因此行业对上游供应商具有一定的议价空间。
(二)购买商议价能力分析
铁路运输设备的客户分为路内客户与路外客户。路内客户即铁道部及其所属的铁路局,其采购量占行业内生产企业销售收入约60%,是行业内最大的客户,同时也是铁路行业主管部门。铁路发展、产业升级直接拉动铁路装备的更新换代,其需求政策和技术发展政策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因此,铁路运输设备生产商对铁道部及所属的铁路局有较强的依赖性,对其基本不具备议价能力。
路外客户多为地方铁路、合资铁路、港口及大型厂矿集团,需求量呈逐年上涨趋势,但总体占比较小,而且客户较为分散,因此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企业对这些客户具备一定的议价能力。
(三)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铁路运输设备的替代主要体现在不同交通运输工具的替代以及随着技术革新,新老产品的替代两个层面。铁路器材,养路机具,线路配件,铁路机械铁路由于其经济性和低污染性,相较于航空、公路具备独特的优势。而铁路运输设备由于能源环境的变化,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从普通客车到动车组的发展趋势等也呈现内部产品之间的替代。
(四)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设备整车制造准入门槛较高。首先,凡是要进入中国铁路网运营的所有设备首先要满足铁路技术规范和标准(TB-铁标),包括材料、试验标准、设计准则等等,对于新的铁路机车车辆制造参与者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长期的努力才有可能向中国铁路网提供产品;其次,只有拥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才可参加铁道部相关项目的投标;第三,政府一直强调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国产化。政府规定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国产化率达不到70%的项目不予审核,要求外资企业必须与国内企业联合才能招标铁路机车车辆项目铁路器材,养路机具,线路配件,铁路机械。
总体来看,技术标准和生产许可证管理对潜在竞争者形成一个无形的行业准入限制。国产化率要求使得国外企业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比较困难。但随着行业准入的进一步放开和国外厂商利用技术输出渠道在零部件方面的渗透,中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企业面临的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将逐步加大,未来存在丢失现有市场份额的风险。
(五)行业现有企业竞争分析
在中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中,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是铁路整车制造的龙头企业,占有整个国内市场95%以上的市场份额,承担着促进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进步和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担,代表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